新娱乐在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焦点网谈:河南创新发展跑进“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6-04-15 14:45:37

网友点赞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

河南创新发展跑进“快车道”

□本报记者孙华峰

话题背景

4月11日,河南省政府正式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这是河南开春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行走江湖,须有与众不同的利器;改革开放成就了深圳,城市直辖造就了重庆,有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会发生哪些变化?对此,河南网友点赞认为,这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和核心竞争力,三地只要能够良好互动,将直接辐射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乃至推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网聚观点

把示范区建成中国的硅谷

大河网网友“牧野飞鹰”:河南应抓住机会,创新发展,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咱们中国的硅谷乃至世界的硅谷。相信郑洛新今后的发展必是杠杠的!

@中原一点虹:这是国家送给河南的一个大礼包,必须点赞。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示范区,实际上,相当于河南有了三个示范区,郑洛新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地协调互动避免同质化

大河网网友“君子好球”:发展中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三地一定要协调互动,千万不能盲目发展。我们要想集中力量搞发展,不能分化力量,三地发展的差异化,还能够进行有效的互补,形成良性互动。

@长发竹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郑洛新应该分别找到自己的定位,差异化发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如果三地乱

上项目,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既会造成发展的同质化,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现中国梦需中原更出彩

大河网网友“云中天”:一连串的利好消息,让河南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这个有力的国字牌支持,将会给河南的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更强的发展动力。河南定将不辜负重托,使中原更出彩,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河网网友“蒹葭水光”:河南是中国的缩影,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习大大也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国家连续对河南施以政策支持,是希望河南更加出彩。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

记者连线

“先行先试”加快创新步伐

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将举全省之力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以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纲统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我省要设立3亿

元的示范区专项资金,成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示范区建设。”

4月12日,郑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接受焦点网谈记者采访时介绍,示范区的获批,意味着高新区拥有了“先行先试”的权利。除了将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企业扶持、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多方面“个性化”制定各项“先行先试”的政策。这将使郑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加快郑州高新区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从而带动全市、全省北斗导航、电子商务、动漫创意、智能仪器仪表等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步伐。

  专家观点

三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袁金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落实这一战略的重大部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郑州、洛阳、新乡是我省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体系最完

备、创新活动最丰富、创新成果最显著的区域,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为全省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为我省在新常态下创新经济增长动力和模式、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河南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在科研分配激励、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高新区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在合作中共赢,构建开放合作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最大程度的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着力加快协同创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围绕三市的产业发展特色,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创新功能定位,形成三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完善资本链,围绕资本链助力创新链,加快形成人才、技术、资源交互迭代,产业、资本、市场融合推进,孵化、投资、运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 上一篇:平顶山无证毒驾撞人司机被判刑13年 被撞者重伤
  • 下一篇:郑州纳税富豪去年缴个税近10亿 申报人数首破7万